辍学小伙带700元离家,做寿司年赚400万

生意我最行 2018-11-08 17:50

2003年,17岁的安徽小伙董玉友初中辍学离乡,带着母亲给的700元去外地打工。

董玉友在老乡的介绍下,进了无锡的一家日本料理店当学徒。

后厨做了两个月,因为比较干净、努力,董玉友被选到新开的寿司台当学徒。

原本要两年才能出师的寿司台师傅,董玉友用了一年半就出师了。有一天,之前的厨师长来找他,想让他去一家新开的餐厅负责寿司台。

董玉友觉得应该听师傅安排,就没有当面答应厨师长的要求。结果,在厨师长心里种下了间隙。

随后的一年多,董玉友干着寿司台大厨的活,却一直拿着学徒的工资。

最后,带他做寿司的师傅看不下去了,推荐他去了一家五星级的酒店做寿司师傅。

在五星级酒店面试的时候,酒店的老板看到董玉友瘦小的身板和稚嫩的面孔,并不能放心就把寿司台师傅的位置交给他。

在酒店寿司台,面对一群客人的董玉友披挂上阵了。

董玉友多年的基本功,让在座的日本游客赞不绝口。在切好鱼片后,董玉友亲自端着盘子走到日本游客跟前,用日语与他们进行交流。

每天站在无锡这家最核心的酒店的大落地窗前,俯瞰全城,董玉友的心是不服气的。

不安分的心一直在躁动。

2008年,董玉友辞去了五星级酒店的工作,开始专职摆地摊,自己当自己的老板了。做自己最拿手的寿司。

寿司地摊第一天开业,开始生意一般,中午时候生意渐渐好了。每天的营业额也从300元,慢慢的到了900元,再到1500元。

董玉友看生意不错,就叫了几个亲戚也一起来摆地摊,卖寿司。这就是我最初的“寿司地摊连锁。”

在一个报刊亭,董玉友以每月3000元的价钱租了门口大约1平米的地方卖寿司。

然而好景不长,没多久,无锡开始市容整顿,地摊也没得摆了。

2009年,董玉友觉得生意要发展,靠摆地摊是不行的,他决定租一处店面。这个决定遭到了一起摆摊的亲戚的反对,他们都认为租店面成本太高,不如摆地摊方便灵活,成本还小。

最后,董玉友还是以每年6万元的价钱,租了6平米大小的一个店面。有了固定的经营场地,N多寿司店也逐渐走上了正规。

第一家店成功后,董玉友一口气在无锡开了三家店,紧接着,又在附近的常州开了5家店。

据了解,仅在常州的这5家小店,一年就净赚三四百万。

声明: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,版权归作者所有。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创业家立场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。如需转载,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。